2017 Forum on
Heart-Mind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Date
2017/11/11~12
Location
台北市福華國際
文教會館
106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30號
*第一銀行里仁卡友購票輸入優惠碼享九五折
關於我們
Connecting HEART-MIND
with the WORLD
匯聚社會正面力量 從心開始
科技昌明、物質發達,但人們並沒有更加快樂...
21世紀是心靈覺醒的世紀,必須重視心靈,珍惜環境,從教育下手,才能扭轉時局!扭轉時局的契機,在於集結一群有志之士。
秉持著福智團體創辦人 日常老和尚的悲願,福智文教基金會自2013年起,舉辦「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具真知灼見、關注時代脈動的產官學專家,齊聚一堂,提倡服務利他、環境永續,啟動時代新思潮,以跨界交會的力量,共創人類健康和樂的大未來,創造心靈與科技結合的高峰!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福智慈善基金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覺苑文教基金會
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論壇議程
11/11 SAT.
08:30-09:00 報到
09:00-09:10 開幕式
09:10-10:20
場次一/專題演講:網路時代新思維
主持人:曾旭正(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講人:張善政(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前行政院院長)
10:50-12:00
場次二/專題演講:意念的力量
主持人:廖慶榮(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
主講人:李嗣涔(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前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13:30-15:00
場次三/主題論壇:面對變動環境,心靈教育提升
主持人:林聰明(南華大學校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
與談人:姚立德(教育部政務次長)
林思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前教育部政務次長)
15:30-17:00
場次四/主題論壇:藝術和人心
主持人:薛文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
與談人:張 毅(琉璃工房創辦人)
楊惠姍(琉璃工房藝術總監)
11/12 SUN.
08:30-09:00 報到
09:00-10:30
場次五/主題論壇:新世紀的人生觀
主持人:高柏園(華梵大學校長)
與談人:鄭石岩(心理學家暨作家、前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
林天來(天下文化總經理)
11:00-12:30
場次六/主題論壇:企業倫理實踐
主持人:蘇慧貞(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與談人:郭國榮(喬大地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嚴心鏞(善果餐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13:40-15:10
場次七/主題論壇:環境永續
主持人:張祖恩(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前環保署署長)
與談人:何明錦(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所專任教授、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
陳世雄(中華民國農業教育學會理事長、南華大學科技學院院長)
15:40-17:00
場次八/專題演講:關心地球的永續
主持人:黃萬翔(中國文化大學專任副教授、前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講人:魏國彥(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前環保署署長)
17:00-17:10 閉幕致詞
2017.11.11~12
台北市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講者介紹(依出場序)講師介紹影片
曾旭正
台南下營人。台灣大學工學博士,主修城鄉規劃與城市史研究。著有【從空中看台北】【台灣的社區營造】【讓社區動起來】等書,並譯建築理論經典【建築意向】一書。
歷任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在教學過程中,持續關心社會實踐,積極參與都市社會運動,如無殼蝸牛運動倡議政府重視高房價議題。曾擔任社會運動組織的領導者,如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建築改革社社長等。
在大學任教期間即有機會歷練行政經驗,曾擔任台南藝術大學總務長、主任秘書、研究所所長、視覺藝術學院院長等。也曾因為特殊機緣,受邀進入政府部門,包括擔任台南縣副縣長、台南市副市長,現借調國家發展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委員。從公務機關的經驗充分體會到「公門好修行」的真義,亦即,承擔管理眾人之事與運用公共資源,若能掌握機會行善,當會有莫大的功德,對個人與社會都有極大的好處。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借調)/曾任台南市副市長/國立台灣大學工學博士、東海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
張善政
「誠實為上策」是張善政貫穿企業、政壇兩段職涯一路走來的哲學。「影響我最深的人,是我超有愛心的媽媽。」張善政的母親年約80多歲,失智已經快20年。對張善政來說,媽媽做的菜,有一種味道叫做「幸福」。 台灣要在人工智慧時代,占有一席之地,應該結合農業、醫療背景的人才,開發具台灣特色的應用。
現任: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智網聯盟總網會長、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榮譽院長、交通大學亥客書院院長暨講座教授 。曾任:行政院長、美商Google公司亞洲硬體營運總監、首任科技部部長。
廖慶榮
「不應該規定自己每天幾點要做什麼事,而是應該先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標。決定人生目標之後,就要設定達成目標的方式和路徑;要善用時間,就要仔細思考目標是否正確、有意義,才不至於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年輕才敢闖」,建議高職畢業最好先去工作,再回到校園念書,不只可以學以致用,回到職場反更能發揮所學。
現任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美國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工業與管理系統工程博士,曾獲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特約研究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
李嗣涔
李嗣涔教授為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2005~2013年任臺灣大學校長。研究領域為三五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元件、奈米矽現場效電晶體、氣功及人體潛能。在學術上具卓越成就外。李校長以其聰穎的智慧,為了探索生命,多年來致力於心靈研究,希望以科學實證的精神, 開啟世人對於心靈未知領域的探索。在這紛亂的時代,李校長的研究,愈顯其獨特的意義與價值,喚醒世人重視心靈、尊重生命,珍愛宇宙萬物與自然環境。
在我研究人體身心靈科學的二十多年中,逐漸體會到人生有兩大學問要學習,第一個是「生存」的學問,也就是我們從小到大讀書學得一項專業, 可以找到一個職業,賺錢養活自己,在社會上安身立命,進而結婚生子,延續傳承生命,這當然是一個人生存的重要目的。但是由身心靈修練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另一套學問—「生命的學問」愈來愈重要:你從何處來?人生的意義究竟為何?如何活出該活的生命?更是一個大問題, 牽涉到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相,是人面對自己終究要死亡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具有心靈素養的人才,在人生的早期就理解了生命的學問,必然會活出圓滿的人生。社會多數人能活出圓滿人生,社會也必然會比較和諧圓滿。
前國立臺灣大學校長,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博士
林聰明
出身雲林縣偏鄉台西貧困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靠著自身力爭上游,得到美國Clemson大學博士學位,學成後經歷產、官、學各界,行政資歷豐富且完整。
林校長曾擔任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其勇於任事性格、卓越領導能力深獲好評,2009年2月受邀入閣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職務,2013年1月辭卸次長職務,轉任南華大學校長;於南華大學也大力推動生命教育,除個人獲頒生命教育績優人員外,南華大學亦獲選為生命教育特色大學,並獲教育部遴選設立國家級生命教育中心。林校長不僅學養俱豐,且相當關心地球暖化、身心靈環保、蔬食愛地球及永續發展等議題,在其歷次演講中對這些內容都有非常完整、深刻的呼籲與創見,從介紹、欣賞美麗的地球開始,到暖化造成的風災、暴雨、土石流等,皆有引人入勝、發人省思的論述,同時蒐集世界各地研究資料當佐證,以喚醒世人珍惜資源、愛護地球,2012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會員國頒發【全球永續發展英雄獎】,表彰林校長對環保議題的關心與成就;2013年8月,在星雲大師的支持下,南華大學推出「蔬食愛地球,30元健康蔬食吃到飽」供應師生午餐美食,獲師生及社會各界肯定、稱譽。長年茹素且每日定課打坐修持,林校長認為素食與打坐讓他的身體健康輕安心緒沉靜,配合規律運動,身體狀況比十幾年前更好,長年捐輸扶持弱勢,回饋社會、鄉里不落人後,堪為典範;「你的善心、善念、善行,都會影響到你周邊的人。」林校長多次在學校演講常以此勉勵師生,希望大家能以此充實自我生命,讓它發光、發熱。
南華大學校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曾任職於台塑企業波多黎各分公司、台塑企業總管理處、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將近八年)。
姚立德
姚立德教授於2017年出任教育部政務次長,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6年,個人專長領域為能源監控、智慧型控制、機電整合等,為臺灣設計並製作數項大型節能與電力負載管理系統,對電力節能有顯著貢獻。
人類追求自我的核心價值,教育是社會提升最重要的力量,次長經常以「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來勉勵學生與檢討自己,認為人生的最大價值應該是互助互信,共創美好生活,這樣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教育部次長,曾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 電機博士。
林思伶
林思伶教授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快樂學習、熱情生活」、「把開心帶進每一個當下」和「保持感恩」是她的生命哲學。
林教授認為利用零碎時間大量閱讀是最快樂的事。總是告訴自己的學生要熱情地參與周遭的一切,包括愛自己與世界,因為唯有用熱情的參與,人與人的生命才能合在一起,產生影響力,活出生命的意義。她認為面對生活和工作,都應該盡心盡力,但不勉強。長期在「僕人領導」,「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三大領域努力,以授課,演講,舉辦工作坊的方式、盡一己之力服務他人,對周遭人、事、物產生影響。
現任 輔大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前教育部次長
薛文珍
從事文化與科技跨界整合創新。曾共同創辦工研院創意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近九年,帶領團隊在科技與產業的基礎上,從趨勢、需求到內探,創造以人為本的獨特價值。常扮演前鋒的角色,是臺藝大第一位來自科技界的副校長,也是中國工程師學會2012年選出101年來首位女性理事,參與推動工程專業之多元化迄今。她在2006年成為奧地利林茲Ars Electronica 26年來首位來自台灣的講者。台北國際花博會夢想館吸引104萬人的策劃、三次「解密科技寶藏」年度科技專案虛實融合體驗策展,結合科技、設計、藝術、市場行銷、傳播與研究,為創意及跨界人才提供舞台與歷練,獲頒國家產業創新獎。曾領導工研院光電所團隊與美國MIT合作研發3D Display及3D Camera,獲工研院前瞻研究傑出獎。科技專業養成於數位影像系統及應用,延伸至創意與創新管理。
現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曾任 經濟部技術處創新科技體驗與推動計畫主持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機械工程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士。
張毅
從電影的輝煌成就中急流勇退,全心投入琉璃創作,不同的領域,不變的是一樣付出了生命的實踐,呈現出心靈的光華。張毅、楊惠姍分享一生的堅持:「文化,是我們唯一的路」。 張毅與楊惠姍都是從創作中提升,也在心中不斷反思「為什麼要選擇創作?」到現在終於明白,創作的心就是一種慈悲,是「平淡的、看破了卻還想相信的力量!」文化是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內在的價值觀念,也是二人一路以來堅信的內涵。
琉璃工房共同創辦人、金馬獎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
楊惠姍
支持琉璃工房不斷突破、成長的關鍵,就是「學習」。張毅從大量閱讀中學習,對楊惠姍而言,用生命演活劇中的角色就是學習。11年中,楊惠姍演了123部電影,從不計較酬勞,因為每一個角色都是成長的契機 2015年於法國巴黎舉行的琉璃巡迴展,選定以佛教為主題,並於巴黎大皇宮展出「無相無無相」系列,獲羅浮宮指定收藏2件琉璃藝術品。
琉璃工房藝術總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高柏園
1958 年生於臺北,1987 年獲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並 留校擔任哲學系副教授。1990 年轉任淡江大學,歷任系主任、院長、副校長, 2015 年接任華梵大學校長。生命志趣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己任,為臺灣當代新儒 家的成員之一,並曾任鵝湖月刊社主編、社長,發揚中華文化,推動民間講學。 為使中華經典文化生根,致力推動親子讀經運動,冀能促進家庭教育與文化傳 承的合一,並擔任中華經典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華梵大學是中國佛教創辦的 第一所現代化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以森林大學為目標,重視自然的校園境教, 天人合一的環境永續,尤其以覺之教育做為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長做為華梵 大學校長,又是曉雲法師弟子,義不容辭地繼承師志、師業,全力推動以覺為 本的心靈教育與環境教育。而且不只是學校,更積極與石碇、深坑、坪林、平 溪、雙溪等鄉區,共同推動地方的生態保護與文化建設,使其成為真正的人間 淨土。「眾擎易舉,獨木難持」,願與有心人共同為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而努力。
華梵大學校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鄭石岩
自小學佛打坐,是一位融合了西方科學,與東方宗教修行的實踐家。從事心理諮商與教學研究多年,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人生經驗豐富,當過水果販、工人、批發商,卻在半工半讀中完成學業。曾任公職多年,貢獻心力於教育和科技發展,奉獻學校輔導工作,卻又曾任教專科和大學,學驗具備,對事情有較寬的視野。三十餘年助人工作,讓他看清創傷、痛苦和心理症狀的原因,同時也找出健康和喜樂的根源。他將觀察、研究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其內容真實感人、有啟發性。
鄭石岩讓原本晦澀難懂的佛學,回復生動活潑的面貌,變得更親切、實用、易解,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廣受讀者的支持與喜愛。鄭石岩對佛學的深刻體悟,以及攻讀西方心理學的專業背景,將這兩個不同的學術領域,互相參照產生了一種既新穎又有力量的智慧。其著作包括禪學、唯識心理學、親職教育、輔導與諮商、勵志等44部,論文多篇。
近年來,其著作在海外廣受歡迎,已成為國際性作家.。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他是一個踏實悅樂的生活者。
知名講師、暢銷作家
林天來
由知名經濟學家高希均教授、新聞人王力行女士所共同創辦的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是華人世界重要的出版公司,聚集著一群學經歷背景都非常優秀的工作者,一同傳播進步觀念。然而每每介紹到天下文化林天來社長的時候,總是讓聽者訝異。只有高職學歷、修過火車、擔任學校工友的他,是這個事業群第一位升任總經理的同事,更是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創辦35年來第一位社長。
出生成長於花蓮鄉間、無論是物質、資訊都匱乏的環境與年代,林天來因為「閱讀」,改變了自己的人生。1986年,因為獲選天下文化《樂在工作》徵文比賽首獎,受到高希均教授的賞識,1989年、28歲那年,從花蓮到台北發展,將出版工作當成一生的志業。過去近30年的時間,他參與過許多新事業體的創辦,親近過國內外許多重要的典範人物,這些經驗和積累,都轉化為他推動閱讀、鼓舞學習的動力。
天下文化總經理
蘇慧貞
來自臺灣臺南市,為國立台灣大學學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科學博士。於2015年起榮任國立成功大學校長,為創校80餘年來首位女性校長。
曾任職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醫學院醫學發展副院長、國際事務長、副校長等行政工作,在國內外之學術與行政領域也歷經跨校/部會/國之全方位參與,包括兼任臺灣綜合大學系統執行長、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執行秘書、顧問室主任、科學教育指導會委員、教育政策規劃及人文科技教育計畫推動諮議委員、高教司「獎勵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審查委員、「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審查委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董事及「東南亞、南亞與臺灣大學校長論壇」執行長等。
現為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專研生物性氣膠污染、空氣污染健康效應、氣候變遷與公共衛生及永續發展等領域,多次受邀在重要國際場合擔任大會演說(Keynote)。長年致力於室內空氣品質相關研究,成功推動臺灣室內空氣品質標準之立法(係全球第二個國家);在有關氣候變遷等相關研究成果上,亦列為國家衛生部門所編撰之氣候變遷調適方針之重要參考依據。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美國哈佛大學環境衛生科學 博士
嚴心鏞
沒有員工,只有伙伴!曾任亞都麗緻服務管理學苑總經理,也自創服務管理顧問公司的嚴心鏞,人生下半場,決定和台灣青年「作伙」追夢,一起打造讓員工幸福、顧客感動的企業。
他始終相信:如果做事都能抱著不僅要感動自己,也要感動別人的目標,讓客戶進門後,帶著感動離去,以服務來替代行銷,以故事來取代廣告,那我們就為自己創造了無限的價值,而成功和賺錢只是必然的結果。
只要我們願意相信自己的夢想,看見自己成功的樣子,那麼「相信就會看見,看見就會實現」!
現在的嚴心鏞,致力於自己最喜愛的教育推廣與感動服務。他強調:千萬不要忽略「人」的價值,錢能蓋一座城堡,但只有「人」能使它溫暖!
善果餐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郭國榮
有「關渡平原土地公」之稱的喬大地產董事長郭國榮,出生在金山無水無電的貧瘠鄉間,小學時需天未亮走兩個小時上學;面對這般連「窮」都不足以形容的惡劣環境,郭國榮董事長反而以苦為師,加倍努力求突破,從不放棄學習,並在每一個困境中找機會。
當兵期間,郭董從閱讀中找到無比的樂趣,發現書中有他一直尋找的智慧之鑰,也開始認真思惟未來的人生。退伍後,郭董選擇進入房仲業,從最基層做起,之後,因緣際會於1989年創立喬大地產;白手起家的郭董以誠實、認真、勤奮的精神及無畏的膽識,深耕關渡平原、社子島、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土地,並前瞻性地看到「資訊力」的重要,建立了「關渡平原專案資料庫」,奠定了喬大地產在地產圈的地位。
因為體會閱讀有著改變人生的力量,郭董於2008年成立喬大文化基金會,希望藉著讀書會,推廣閱讀風氣,期許大家都能藉著閱讀,獲得生命搶不走的競爭力。2014年因為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企業菁英生命成長營,對於里仁「誠信互助」的理念非常認同,經過多次的親身參訪、深入了解、積極爭取,在2015年開設了全國第一家里仁特許加盟店。以里仁關渡喬大店為起點,郭董進一步投入社會企業,成立了喬大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有機耕種食農產業。
從地產到食農產業,郭董一步步打造出一個「共好」的事業藍圖。
喬大地產董事長
張祖恩
任教於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是國內首位開授固體廢棄物與資源化領域課程模組並投入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技術研發的教授,作育英才服務社會,教學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深受學生好評,曾榮獲工學院教學特優、全校教學優良等重要教學獎項。張教授學術研究成果豐碩,曾榮膺國內外重要學術與產業貢獻相關獎項肯定,對於台灣在該領域之教學、研究與發展,有非常重要、開創性的貢獻。張教授進一步為國家與社會貢獻所學,曾受邀擔任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執行秘書、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署長,在校園環境教育及工安環保、國家環保施政上,積極作為,績效廣受各界肯定。在環保署任內,領導部屬大力提倡資源回收,使國內廢棄物減量及回收觀念形成國民運動,延伸至今,國內資源回收率超過50%,在世界居於領先地位,並在其任內規劃政府環境資源保護組織,為後續政府組織再造奠下基礎。張教授曾兼任成功大學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及永續環境實驗所所長,帶領研究團隊從事資源再生利用、環境防災、環境資訊及環境管理策略之研究,其領導之團隊,在國內相關研發領域,佔有重要、領先地位。目前張教授仍持續以「環境零災害、資源零廢棄」為願景,並以「同體大悲珍惜萬物、循環共生永續家園」為箴言,繼續為建構資源循環型永續社會而努力。
前環保署署長、日本東北大學博士
何明錦
2016年8月甫自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所長一職退休,轉任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
1952年出生於南投縣的山城小鎮-竹山,1975年自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服完預官役並取得文化學院工學碩士後,即到台灣省政府服務,並半工半讀完成工學博士學位,任職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7年期間,歷任新鎮開發、地區工程處與捷運工程處等處長,從事都市開發、建築與公共工程建設實務。1996年調任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簡任研究員兼組長,並曾於2005、2011年2度擔任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2010年退休擔任中華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院長),主導內政部建築科技研發策略,並積極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建築與都市安全防災、綠建築與環境永續發展、建築無障礙環境等科技研發工作。同時藉由研發成果推動各項標章制度,如建築防火標章、綠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建築耐震標章,期能有效提升我國建築產業水準與整體競爭力。
近年來著力於建築與都市防災、智慧綠建築與高齡友善智慧社區之研究與推廣,藉由導入綠建築設計與智慧型高科技,建構安全、健康、便利、舒適與節能、永續幸福有感之生活環境,並帶動ICT產業科技發展。未來更將從智慧綠建築推展至綠色智慧城市與永續智慧台灣。
中國科技大學專任教授、台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前內政部建築所所長
陳世雄
陳教授十數年來積極從事有機農業及中草藥教學研究及技術研發,並有薑黃技術轉移成功案例。推動我國及國際包括紐西蘭及東南亞地區國家有機農業科技之發展與合作。陳教授長期擔任農委會有機農業輔導委員,致力於有機農業生產技術之研發、法規之制定、教育與推廣。對生產者及消費者健康,生態環境保育,以及天然資源之永續利用的研究與推廣,貢獻甚多。陳教授早期於中興大學農場場長五年任內,建立有機農業的教學研究推廣團隊,辦理許多場次有機農民及驗證人員訓練講習班,培養國內有機生產者及驗證人員。此外,更進一步建設興大農場成為全國第一個大學有機農場。
近年來,陳教授主持國科會國家型「板藍根種源、有效成分、藥理學與基因體學的研究」、「板藍根有機栽培及其有效成分與藥理學的研究」計畫,衛生署「本土中草藥選種育種及GAP栽培研究」、農委會「有機農田雜草整合性管理之研究」、「輔導有機農業經營」、「國際有機農業論壇」、教育部「中草藥生物科技人才培育」等計畫,對有機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及藥用植物之有機栽培研究,累積相當的經驗與成果。
並在共同主持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計畫,建立自然生態專家團隊。近兩年帶領全國各地十一所大中小學推動有機校園。並創立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建立國內有機產業合作平台。陳教授在有機農業的努力成果已廣為人知,受到全球有機農業界肯定與重視。許多國際學生包括越南、泰國、印度博士生,慕名而來,受教於陳教授門下,研習有機農業。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講邀約、國際會議、合作計畫更不曾間斷。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紐西蘭籍理事Brendan Hoare從英文報紙得知其努力成果,2006年特前來台灣,在陳教授研究室合作研究一年。茲簡述陳世雄教授近年來推動有機農業科學研究及發展之努力與成果如下:
南華大學科技學院 院長
黃萬翔
自取得政治大學地政博士學位後,便致力於建築與都市計劃之公共事務,包括桃園航空城、高鐵特定計畫區等多項國土都市計畫的規劃與推動,還曾經榮獲總統核定全國保舉最優公務人員獎,可說是實務經驗相當豐富的地政學家。
文化大學專仼副教授、王金平院長辦公室顧問、財團法人台灣省苗栗縣月稱光明寺整體規劃建設推動委員會執行長,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曾任臺灣省政府市鄕規劃局局長
魏國彥
「減碳非壓力,而是邁向綠能誘因」 18歲就考進地質學系,開始接觸環境議題,以全球觀點看待問題,為了入閣可說是準備了40年,要把大學以來的所學所能,回饋故鄉。 在環保署長任內是環保署的代言人,對於中科環評案、PM2.5細懸浮微粒污染、地方垃圾大戰等環保議題不遺餘力,並勤於與外界溝通。
前環保署署長、台灣地質科學學者、美國羅德島大學海洋學博士
精彩影片
歷年精彩片段回顧
心靈、幸福與永續 / 嚴長壽 [2015]
無可救藥的熱忱,造就成功的人生!
他以只有高中學歷的背景,從美國運通的傳達小弟做起,二十八歲就做到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學習的機會可能會在垃圾桶裡。當你當你變成正面的人,開始做人家不喜歡做的事情,別人就會開始喜歡你。不要因為小挫折就放棄,幸福要自己去找尋。
農耕式教育觀/陳良基 [2015]
把學生培養成最適合他的角色
在培養不同的農作物讓它有不同的價值呈現,得到最佳價值,就是要適當適時的給它養分;如果每一個老師把學生當成老天爺給我們的一個種子,我是扮演園丁的角色,那麼很顯然老天賦予我的責任就是好好地培養這顆種子,激發他的潛能。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2015 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 開場影片
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自2013年開始至今,集結有志一同的產官學精英,共同探討二十一世紀心靈覺醒的新思潮。
新世紀飲食改革 / John Robbins [2015]
當你在內心完全尊重自己,完全地遵守內心的呼喚,遵循你的心靈、遵循人對地球的本性、以及人生活的本質,就可以把自己調整到這樣的特質上,那會得到很大的力量。這力量比數以百億計的金錢力量還大,而且更為重要。如此做,對地球的未來、對眾生、對靈性都非常重要。如果把自己調整到這個位置,就可以保持通道,讓大家可以表現出人的特質,這是人心本具備的。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
捷運/
自捷運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出站左轉沿辛亥路步行約10~15分鐘至辛亥路新生南路口左轉,即達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公車/
龍安國小- 52,253,280,284,290,311,505,907,0南,指南1
大安森林公園- 3,15,18,52,72,74,211,235,237,278,295,626
和平新生路口- 253,280,290,311,505,642,0南,指南1,指南5
溫州街口- 3,15,18,74,235,237,254,278,295,907,291,672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52,253,280,284,290,291,311,505,642,907,0南,指南1
開車/
中山高:下圓山交流道接建國高架→和平東路出口右轉→左轉至新生南路→右轉至辛亥路→會館地下停車場。
北二高:下深坑交流道往台北方向→辛亥路過地下道直行→建國南路左轉辛亥路行駛平面車道→過新生南路交叉口→會館地下停車場